长沙市-宁乡县
长沙市-宁乡县
长沙市-宁乡县
沩山,亦名大沩山,沩水的发源地,雄跨宁乡西北,北邻桃江,西接安化,"周回百四十里",最高雪峰顶,海拔927米。在海拔800米上下的崇山之中,隐匿着一块长达几里,海拔460-500米的盆地,田连阡陌,流水人家,好一个世外桃源。相传盆地水田中,原有一巨石,叫围山,后演变为沩山。沩者,四面皆水也。亦说因舜帝有个叫"沩"的儿子在此开发而名。四周云气相汇于斯,搅动旋转,漫山升腾,故有"四面爬坡上沩山"之说。草木深茂,雾障云飞,大气磅礴,是为"大沩凌云",为旧时宁乡十景之一。 沩山地灵人灵,文物荟萃。"盆地"西北侧的毗卢峰下,有千年古刹密印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五派之一的沩仰宗祖庭,乃唐代宰相裴休为灵禅师所奏建。寺院占地90O0平方米,内外有芦花瀑布、白果含檀、美女枧、来木井、回心桥、千人锅、万人床、油盐石、镜子石、灵骨塔等10景。其中"白果含檀"在寺后东北角,白果古树中寄生一檀树,惜近年檀树已亡。美女枧,长达几百米的木枧,将寺后山中清泉引入寺内。裴休信佛,晚年居沩山裴公庵,故后葬密印寺对面端山之阳。墓坐西北朝东南,正对黄材镇,两侧山势如围椅环抱,风水非凡。其下不远有灵禅师的肉身寺--峒庆寺。稍南,即晚唐诗僧齐己藏修遗址--齐己庵。再南,至官山,有南宋抗金宰相张浚及其长子--"东南三贤"之一的张墓葬。往西南,至巷子口,是宁乡开国男--南宋状元、礼部尚书易祓的故居,附近有易状元墓。1917年毛泽东偕萧子升来沩山考察,曾与密印寺方文交谈。 沩山一带屡屡出土精妙绝伦的商周青铜器。1938年,月山铺农民姜景舒兄弟挖土时,掘出商代青铜铸造的四羊方尊,高58.3厘米,口径52.4厘米,四肩饰浮雕蟠龙,腹饰四羊,造型生动,为我国商周青铜器中绝无仅有的珍品,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还出土有兽面纹铜,(内置商代铜斧224件),商代人面方鼎、兽面纹分档鼎、兽面提梁卣、铜编钟及重221.5公斤的大铜铙,均为商、周青铜器佳品。人们不禁要问:为何这么多高品位的商周青铜器集中出现在大沩山一带?果真是舜及其儿子"沩"在此开发吗?或是商周某部落某诸侯的祭祀地点?或是某种文化中心所在?或许……。这个迷有待考古学家进一步揭示。 沩山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多次爆发农民起义。1535年(明嘉靖十四年),精武术有胆识的农民梅四保聚众沩山,反抗官府,响应者数千,多次击败官军围剿,并由此进攻湘乡、衡阳。1914年,密印寺佃农张三元为反抗恶僧催租而组织"同心会"。1918年,他率众千余,攻入密印寺,将起义队伍编为5营10队,以沩山为据点,反击宁乡、益阳、安化的团防武装。大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中,工农革命武装又多次在韵山发动起义,打击敌人。 解放后,政府在沩山修建了大型水库--黄材水库,建了林场、办了工厂。神秘的沩山,将作为文化旅游之地,经济作物、林业生产基地而得到进一步开发。 密印寺 密印寺: 位于长沙市宁乡县沩山乡,海拨480米的毗庐峰下,唐朝宪宗李纯元和年间(806年)开始建造,是南宋时佛教著名寺院。闻名楚湘的密印寺共占地9000多平方米,宏伟壮丽,气势非凡。寺内殿壁上10218个箔金佛像,金碧辉煌,引人注目;寺内外的白果含檀、油盐石、来木井、同心桥、祖印石、芦花瀑布、张式之墓等名胜古迹,已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