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壤塘县
阿坝州-壤塘县
阿坝州-壤塘县
一、自然环境
壤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大渡河上游,四川省阿坝藏族族自治州西部,地理座标:北伟31°298′—32°41′,东经100°31′—100°294′。壤塘县东及东北与马尔康,阿坝县接壤,南与金川县毗连,西部和南与甘孜州色达县,炉霍县,道孚县相望,北邻青海省班玛县。县境内辖1镇、11乡、60个行政村,131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3.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334人。县境东西横跨89.6公里,南北纵长134.4公里,全县总面积6606.4903平方公里。平均海拨3285米,绝对无霜期仅48天,年降水量763.19mm。县境内有大小河流及支流422条,杜柯河和则曲河是大渡河的主要支流,对长江源头的水源涵养起着重要作用。
县名源自境内一自然村壤塘寨。寨座落于山上,其山形似手托宝幢的“藏跋拉菩萨”。《藏汉大辞典》记:“瞻巴拉、义译持聩。梵音译作阎波罗。旧译布禄金刚,一财神名”。《藏汉大辞典》再记:“幢,宝幢,胜利幢,宫殿屋脊上象征胜利的一种装饰品或供神物品!,”“壤”系藏语言译,源自上意。山前有一平坝,“坝”藏语谓“塘”,“壤塘”由此得名。意为“财神的坝子”。此亦即“壤塘”地名形成之理据。
二、经济环境
1958年建县后,新生的人民政权面对的是一个百业待举、百废待兴的局面。1959年民改以后生产资料回到了生产者手中,生产关系的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壤塘县各族人民以空前的热情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社会经济超常发展,用短短五十年时间创造了壤塘历史上几千年都无法比拟的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
到2002年壤塘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426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4960万元、1923万元和4543万元。建立起了以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餐业、交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为主的14个大类的国民经济部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成就显著。2002年共有中、小学校38所,在校学生总人数4408人;医院、卫生院14所,共有床位94张,广播电视的有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63%和79%,综合性的民族文化宫1个,体育场1个。县境内有等级公路176公里,等级外公路608公里,可壤路159公里和壤阿路63公里路面全部黑色化,实现了乡乡通公路,乡道、村道遍布全县;能源、通信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架设高、低压输电线路355.3公里,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县境内架设光缆100余公里,县城开通了传呼和移动通信,移动电话户数达1098户。
全县人口逐年增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显改善。200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77元,2824户、14186人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分别占建卡贫困户、人的95%和94%。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逐年提高,年末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达14336元。城乡市场繁荣、农副产品供不应求。
三、政策环境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县委“二十四字”的总体工作思路,即“抓机遇、强基础、调结构、促开发、抓扶贫、兴教育、求发展、保稳定”。依托自然资源,以生态经济为核心,扶贫工作统揽全局,着力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镇经济,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我县今后将紧紧围绕打好六个“基础”,即:交通、通讯建设,水电建设,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城镇、基层政权建设,社会事业;建好三个“经济区”,即:上寨农业经济产业区,杜柯第三产业经济区,南木达牧业产业经济区;建成一条走廊,即:建立杜柯河域县境内段原始生态走廊。
四、文化环境
壤塘县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其中以音乐舞蹈、民歌、藏戏、民间故事、民间谚语为主。 壤塘县有古建筑物5处,其中棒托寺喇嘛塔及石经,位于茸木达,寺始建于元代(公元1528年)。棒托寺塔群在历史上与西藏降扎寺、甘孜色达寺塔群齐名,并称藏区三大塔群。寺内一号塔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内壁存明代壁画。二号塔建于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内壁保存部分清初壁画。三号塔建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塔内保存大量佛经故事壁画。 另外的错尔基寺位于中壤塘村,建于公元1378年。日斯满巴碉房位于石波寨建于明代。西穷寺位于西穷村,建于公元约1654年。求汤古动物化石位于求汤村,距今约500年。 革命文物有5件,红军标语牌2个,斧头、木桶、饭盒各一个,都是3级革命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