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市
0839-3607014
四川-广元市
0839-3607014
四川-广元市
0839-3607014
位于广元市西郊嘉陵江畔,背依乌龙山,旧称乌奴寺,又名川主庙,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的。后因武则天生于广元,又当了皇帝,把川主庙改名为皇泽寺,1961年4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的皇泽寺是清代修复的一座依山取势,古朴典雅,气势巍然的古建筑寺院。寺内保存着从北魏时期至清代的丰富摩崖石刻造像、这些珍贵文物现仅存6个窟群,50个龛窟,大小佛像1203躯,大部分为盛唐时期的作品,分布在寺中“则天殿石龛”、“迎辉楼石龛”、“大佛楼石窟”、“中心柱石窟”、“五佛亭石龛”内。
则天殿正中龛内,是“武后真容”石刻坐像,刻于唐代。龛旁左边壁上有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1963年5月题的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大殿内还陈列一块1955年出土的五代后蜀王孟昶广政二十二年(959年)的石碑,碑名为“大蜀利州都督府皇泽寺唐则天皇后武氏新庙记”,碑阴还刻有“则天坝白沙里”等字样。 走出则天殿沿左侧楼梯攀登,便来到大佛楼。大佛楼龛窟是皇泽寺的主体龛窟。该佛龛的造像,无论在布局上,还是造像艺术上,以及保存的完整性,都是四川唐代造像之冠。正中大佛高5.11米为佛祖,两旁二侍者、菩萨各高4.4米,大佛后侧浮雕为“护法神”。左边阿难菩萨脚下刻有一男供奉人,仅0.67米高,身着唐朝官服.合掌半跪,头戴双翅沙帽,显示出对佛虔诚膜拜的姿态。
下大佛楼,过迎辉楼旁,顺小径往前数步,即是“中心塔柱窟”,该窟的造像建于北魏,是皇泽寺里唯一的镂空雕刻,有892躯。出中心塔柱窟,再往南几十步,即到“五佛亭”,亭内刻有五佛,均为隋代造像。 皇泽寺除摩崖造像外,还有众多碑刻。其中有著名的《蚕桑十二事图》。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广元县令曾逢吉下令在全县境内的驿道两旁栽桑,每华里栽360株,共栽231639株,到道光七年(1827年)时,已”千里驿道,皆桑树成荫,胜过河阳桃花,江南柳色”。曾逢吉将离任时,把栽桑、养蚕、缫丝的生产过程,绘制十二事图,刻成14块碑立于此。这既是我国蚕桑生产的珍贵历史文物,又是格调高雅的艺术珍品。
在寺院左侧有“红军石刻标语碑林”,匾额为徐向前元帅题写。石刻标语共计110多块,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3年至1935年,在广元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革命活动的佐证。 皇泽寺北侧的上西坝,唐宋后被称为“则天坝“,广元民间有:“正月二十三,妇女游河湾”的习俗。相传农历正月二十三日是武则天的生日,每到这一天,妇女们穿红着绿,高高兴兴来到皇泽寺、则天坝和江畔游河湾,逐渐形成了这一风俗。